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月18日至7月23日,在校领导姜忠明、范小振、谢云岭的带领下,我校21名思政课教师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承德塞罕坝,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校党委副书记姜忠明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姜忠明要求老师们要高度重视,全心投入;虚心学习,转变角色;学以致用,积累素材;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遵守纪律,做好防护。姜忠明指出,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塞罕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之路,经过近60年三代塞罕坝人的矢志不渝、战天斗地、久久为功, 塞罕坝实现了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蜕变,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聆听感人肺腑的人和事,在参观体验中净化灵魂,接受洗礼,升华境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弘扬塞罕坝精神,尤其是要把塞罕坝精神带入思政课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理论学习阶段,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樊红敏做了“弘扬塞罕坝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的专题报告,为老师们讲解了塞罕坝精神的缘起、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以及践行塞罕坝精神的时代意蕴。老师们受益匪浅,一致表示要在实际行动中传承和践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实践研修阶段,学员们在带班老师的带领下,赴尚海纪念林,实地参观马蹄坑大会战及造林营林情况。在尚海纪念林,学员们进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入党初心;赴塞罕坝展览馆,面对这个称之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的美丽草原,学员们深刻体会到正是当年那些敢于担当、忠于使命的造林者,才有了今天的塞罕坝,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赴点将台,感受这里的林涛阵阵,林海茫茫;赴夫妻望海楼,了解三代人的感人事迹,慰问坚守岗位的望火员;赴月亮山,感受几代造林人历时52年栽种的112万亩人工林海带来的震撼;赴大贵口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考察学习乡村振兴成果。
在大贵口村参观学习结束后,学员们在现场进行学习交流。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刘朝华说道:没有党的领导,不会有今天的塞罕坝,没有塞罕坝护林人的无私奉献不会有今天的塞罕坝。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去践行塞罕坝精神。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邢晨说道:走进塞罕坝,学习塞罕坝的先进事迹,在塞罕坝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所蕴藏的巨大力量,也感受他们的朴实与厚重,这些为今后我们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其他老师们也纷纷发言,踊跃交流参加此次研修的感受与收获,一致认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已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又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树旗对此次研修做了全面的总结,要求参训教师返校后,要继续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梳理这些天的体会和收获,并将其整理成案例,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传承塞罕坝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