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正文

干部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十)

发布日期:2023-05-23    作者:     来源:     

编者按

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希望河北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学校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干部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收听收看相关新闻报道,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现将部分学习心得摘登如下:

以科研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师院力量

科研处 安娜

近日,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特别到沧州黄骅实地考察,充分体现出沧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每位师院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他的讲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立足沧州地区教育、文化、科技与人才对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首先,明确科研方向,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精神贯穿到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

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考察精神的丰富内涵,把握精神实质,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沧州落地见效。“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时刻牢记科技强国使命,我们师院人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京津冀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承载1亿多人口,包含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沧州师范学院将聚焦京津人才引进、精准招商引资、畅通京津科技成果在沧转化渠道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京津研发、沧州转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根据沧州各县区实施的产业链提升、制造业转型、领军企业培育等系列工程,围绕产业数字化、智能工厂、机械包装、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项目技术攻坚,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蝶变升级,加强扶植、引导相关学科学术领军人才成果接地气,同时培养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鼓励我校大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组织学生持续申报河北省科技厅大学生科技培育创新项目并给予配套经费支持,让学生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己的所学所用,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双提升,在更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

其次,坚持“科技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盐碱地综合利用、港口规划建设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接下来,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的强劲动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一是要深入思考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设目标,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沧州篇章,扎实做好京津冀重要项目的“延链、强链、补链”,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新型能源强省、现代化交通强省、物流强省、旅游强省等,有力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二是要明确沧州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需要助推沿海经济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新局面。三是沧州师范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如何立足大局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应对京津冀、沧州市的产业定位和布局再思考、再研究、再聚焦,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由服务支持转向服务引领,发挥科研经费杠杆撬动作用,围绕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链条打造、新兴产业培养、依托人工智能科学决策等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人才帮扶企业技术研发,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具体工作举措和思路包括:

第一,充分延伸学校育人和创新力量,在服务对接京津冀和雄安中加快发展。2022年12月,沧州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成功获批河北省科协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5月,我校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中国青少年科普培训基地;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申报更多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为服务对接京津冀和雄安加快发展提供研究平台,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第二,发挥学科溢出效应和高校智库作用,建设和利用好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和沧州产业发展研究院。配齐配强科技成果转化岗,充分落实校企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好成果转化方案“指挥棒”作用,加快各类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随着疫情放开,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将严格管理,监督科技特派员真正深入企业结对子、解难题,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成果转化。在生物发酵、环境化工、电子通信、机电自动化、网络应用等方面更加精准、高效地解决基层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以一流学科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为牵引,打造产学研融合助推校地企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

第三,有效利用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全力推进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用制度激励,多渠道保障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高效运行。抓住中科协及五部委的政策支持,积极申报科技、科普类资助项目和工作室,接下来,我校分别承接了省社科院、省科技厅和省科协科普重点活动,5月25日河北省科技厅院士行科普讲座将在我校召开;抓住市科技局开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契机,争取在沧州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立项数额和到账金额持续领跑;加快我校科研考核和奖励绩效管理办法、申硕指标任务分解考核与使用办法尽快落地,举全校之力激励推动师均科研经费到账金额加快、加大力度提升。

最后,依托河北省大运河文化研究基地,发展性传承社会主义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大运河沧州段占京杭大运河的七分之一,河北段的二分之一,具有流经城市里程数最长、河道原生态完整性最好、非遗集中三大优势。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2019年7月,我校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11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沧州举办。建立在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22年我校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申报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已成功获批。2023年5月,我校将和沧州市社科联、沧州大运河研究会合力推进“大运河文化深度调研项目”,从实地走访大运河沧州段沿线8县市、进一步拓展到京津、山东、南方等沿线城市调研观摩,将决策咨询和智库项目建立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之上;6月1日,我校将主办河北省大运河文化研究基地首次武术文化研讨会,邀请京津冀、乃至全国范围武术文化研究和人才培育专家到沧交流互动,深入探讨武学文化、武术教育、传承途径和产业化发展对策,擦亮沧州武术在全国和国际舞台的金名片。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天津社科院、聊城运河研究院等大运河沿线研究院所和企业、产业的合作,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系统工程进行交叉研究、全面研究,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文化旅游发展等多个领域。我们要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和丰富形式运用到文化产业当中,以文化精髓传播带动产业新生发展,勇于打破地域界限,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点线面结合,重点突破,辐射沿线,用发展性传承增加传统文化焕发活力,打造富有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的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师院力量。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河北行(沧州站)活动在我校启动

下一篇: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思想魄力——我校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十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