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正文

教学科研花开并蒂 —沧州师范学院首批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3-10-10    作者:     来源:     

教学科研花开并蒂

—沧州师范学院首批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故事

本报记者 刘杰 本报通讯员 李杰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期,沧州师范学院天然产物与功能材料创新教师团队的老师们,在实验室忙碌如常,到了晚上实验室也灯光通亮。

天然产物与功能材料创新教师团队是一个“明星”团队,日前入选首批“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其起源于2015年成立的沧州市沿海区域天然产物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初开展沿海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

“沧州是沿海城市,碱蓬、虾蟹壳很常见,平时都被当作废弃物处理,其实它们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团队带头人,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小振说,比如,从虾蟹壳里面提取的甲壳素,后续通过基团修饰或者复配,适用于多个领域的绿色无污染产品。由于材料取自日常生活废弃物,这项研究对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都有益。

他们经常去盐碱滩涂“割草捕虾”,把虾蟹壳洗干净攒起来,拿到实验室晾干、粉碎处理之后,提取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日积月累,摸索出将提取成分应用到功能材料上的研究思路。2020年,沧州师范学院天然产物研究与功能材料创新团队正式成立。

实验中,老师们精益求精,反复试验,一个实验现象、一个图谱都会认真对待,为了验证一个假设不断找文献查资料,遇到困难和问题共同讨论、合力解决。每周一次的科研组会从未中断过,中间总是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一次次推翻重来。集中“充电”后,研究思路豁然开朗,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由于专业的特性,实验时最熬人的还不是体力上的苦和累,而是心理上的前熬。今年暑假,在制备壳聚糖基诱导发光材料时,一次次紫外灯照射,一次次暗淡无光,老师们心灰意冷。但他们心里还是想着,只要耐心等待,让物质慢慢反应,光明总会出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紫外灯照射发出耀眼的蓝光时,刹那间,大家的心情就像那束蓝光一样明亮。坚持做了几个月的实验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场蝶变。

经过多年坚持,团队形成沿海区域天然产物提取、纯化、改性和新功能材料制备一条龙的研究体系,取得累累硕果;承担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发表SCI/E1论文23篇、核心期刊论文23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获批专利5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

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团队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不断向本科教学进行转化和移植.

什么是科研?如何做科研4年前,对这些问题还懵情懂懂的田套奥,现在已是新疆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在沧州师范学院上学时,他参与到教师团队的科研中来,成功申报河北省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由此打开了他的科研视野。他回忆说,从实验选材、步骤设计,到最后的公式推导与计算,老师们都会手把手地教,使他获益良多.正是受益于本科阶段系统科研训练的经历,他在研究生复试中,获得导师的青睐,最终被成功录取。

从这片创新沃土中汲取能量的,不只田鑫奥一个学生。自2018年起,团队开始整理系列实验项目,如“碱蓬中生物盐的提取及表征”“槐豆胶吸水树脂制备及性能”“壳聚糖水凝胶构筑及吸附性能”“壳聚糖壁材微胶案的制备”等,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开设,成功申报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一-“科教融合-校本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建设”。部分实验内容还被转化为河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项目,先后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立项省科技厅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5项,全面提升课堂效果和学生技能。很多学生毕业后,成长为企业优秀的化工程师或者学校的骨干教师。

像黄大年那样,把课程教好,把学生带好,把科研做好,多出成果,是我们团队最大的愿望。”范小振说,未来,他们会一如既往坚守这份初心。


上一篇:河北省人大立法调研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下一篇: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顺利结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