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新思想 > 学习新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3-05-17    作者: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体现出诸多不适,时常陷入治理失灵、失效甚至是失败的境地,全球治理迫切需要新理念新思路,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团结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体现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对全球治理高度重视,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来,其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在实践中,中国从不同领域,沿不同路径,携手各国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全球治理不时陷入困境

全球治理不时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和治理行动方面都满足不了全球治理的需求。

第一,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主要以西方大国为中心,代表性不足。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主要是基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二战后建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确立了系列国际制度、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维持了世界秩序的运行,也奠定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但这些国际组织的制度设计在本质上带有很深的西方中心主义特征,如世界银行的行长必须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由欧洲人掌门等,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话语权弱,影响力低。

第二,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没能及时反映当今世界的诸多变化。当前,全球的权力分布、科学技术、思想观念以及需要治理的具体问题等都与二战后大不相同。国际体系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对实力和影响力下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尤其是一些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些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并没有及时体现。全球治理所需要应对的全球性问题也在不断变化。非传统安全问题大量涌现,贫困、灾难、流行性疾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已经威胁整个人类的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世界日益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在重塑人们的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虚假信息等新问题。这些变化不时暴露出全球治理的一些盲区,也凸显了全球性问题增多与全球治理制度不足之间的矛盾。

第三,现有的治理体系仍是一种排他性治理,长期由西方大国和西方理念所主导,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回应。西方的治理理念受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治理实践中经常固守二元对立思维,时常忽视治理所需的多元性,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也经常被忽视。西方的治理理念经常表现出一元的治理特色,主要以规则治理为主,缺少灵活性。其他的治理理念或模式,如协商治理等被有意无意地压抑或忽略。治理方式更多是单一治理,治理多停于表面,经常忽略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治标不治本。当前,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多元,起因各异,有些问题与发展中国家密切相关,有些问题则是一些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政治化手段的结果,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以及治理的复杂性都需要在治理理念、手段和路径方面更加多元,尤其需要找准导致问题的深层原因,实现标本兼治。

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重视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中国方案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中国的世界观和天下观,提供了思考和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是强调整体思维。中国文化一直强调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四海为一家,天人合一,天下大同。世界本应是一个有序整体,而不是霍布斯笔下的无序丛林。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二是强调系统思维,强调世界的关联性。中国文化一直强调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当今世界尤其体现了这一特点,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态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各类全球性问题看似独立,实际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三是强调辩证思维,要辩证统一地对待矛盾与差异。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要辩证统一地看,通过对话协商引导矛盾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中国一直强调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类矛盾、冲突和问题。四是坚持和平传统。中国文化崇尚和平,达成和谐状态是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平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核心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思想传统和行为方式影响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的理念与实践。首先,中国强调共同与平等治理。传统的全球治理强调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未给予足够重视,经常弱化甚至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将其作为被治理和被约束的对象。当前,各类全球性问题仅依赖一个大国或是一个组织已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广泛参与。中国强调世界各国都是平等成员,全球治理不应该由少数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垄断,治理的成果也不应该由少数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独享。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以更好地调动全球力量。其次,中国强调过程治理。中国文化强调变通,认为事物不断变化是其发展、前进的动力,过程与开始和结果同等重要。行为体间的互动过程可以改变行为体间的彼此认知,更好地塑造共识。再次,中国强调关联治理。全球性问题经常相互关联,如果在治理过程中只关注表面现象就只会治标而不治本。最后,中国强调发展治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很多全球性问题的根源。应对当前很多全球性问题需要从解决发展问题入手。

过去十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首先以自身发展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仅帮助世界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还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极端贫困。基于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造福自己也惠及了世界。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从不同领域来推动全球治理。通过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自己的发展机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面对人类发展、安全、文明这些世界重要议题,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全球安全倡议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勾画了美好蓝图。

上一篇: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之际

下一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创新逻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