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是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进程,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它深刻阐释了从选择马克思主义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丰富意蕴和重要价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重大论断进行了深刻阐释和剖析,全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及其内在的价值逻辑,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主线。
深入学习有关“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论述,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新时代的大局、大势、大道,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视角。
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篇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和历史贡献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意味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三个意味着”,立意深远,站位更高,指出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往开来、不断进取的历史逻辑。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首个“意味着”,高度凝练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这是对新方位、新时代、新使命的历史性判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专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第五篇文章,是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一重要讲话侧重阐释“三次伟大飞跃”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第一次伟大飞跃指“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站起来”是“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奋斗目标。
第二次伟大飞跃指“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起来”是“强起来”的经济基础,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次伟大飞跃指“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三专题“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第三篇文章,是2019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这一重要讲话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这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根本原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一切成绩的重要保障。同时,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第三篇文章,是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接力奋斗的结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的第三篇文章,是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和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法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第四篇文章,是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会联合组会时的讲话。其中指出,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篇讲话深刻揭示了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
不走“国强必霸”老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第三篇文章,是2018年12月10日致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国独立自主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为人类作贡献,为人类谋幸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六专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第一篇文章,是2017年12月28日在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时的讲话。其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发愤图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这是基于正确认识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的角度,强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保持战略定力,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意味着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意味着中国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靠独立自主,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翻过一座又一座山,闯过一道又一道关,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中国是一个砥砺奋进的负责任大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形势下,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我们肩负的国际责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承载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华民族170多年来由衰到盛、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复兴史,书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史,描绘了改革开放40多年筚路蓝缕的伟大奋斗史,昭示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有“强起来”的战略自信,也要有攻坚克难、砥砺笃行的战略定力;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与历史担当,掀开中国人民通过伟大奋斗追求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